244 我在学校一天,留学生就别想享受超国民待遇(2 / 2)
于是乎,教育部的干部也不吭声了。
“张校长,我们学生委托贵校培养,为此我们每年支付贵校高昂的费用……”
巴基斯坦教育部专程陪同留学生来中国的负责人易卜拉欣满脸不爽。
3000刀啊!
这几乎是这年头中国人均年收入的十倍了!
全国选拔出来的最优秀人才,也是整个巴基斯坦未来国防科技领域的核心骨干,来中国,没有一分钱补贴,没有丝毫优待不说,连宿舍都得八个人一间!
“部长阁下,我们学校就这条件,贵方若是觉得条件太差,咱们可以终止合作,由贵方去找能给你们更好待遇跟条件的学校帮你们培养人才!”
虽然事涉外国人无小事,可张校长觉得自己目前只是代理校长啊!
校长还是李瑞,有问题,也是李校长负责嘛。
从76年开始,国家就逐渐恢复了领导责任制,现在嘛,有责任都是领导来担。
管他会不会引起外交纠纷,张校长此刻一点压力都没有。
“你们……”
易卜拉欣闻言,勃然大怒,看着张鸣秋跟刘德宝等校领导那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知道这些人态度难以改变,转而准备找陪同他们来学校的教育部跟外交部领导。
对方不给他们面子,上级领导施压下,看看这些家伙还能如此强势不!
哪知道,还不等他开口,一旁的刘德宝就接着张鸣秋的话说道:“部长阁下,如果你们有意见,可以先跟艾哈默德将军反映。哈工大接收贵国留学生,是属于双方合作项目的附加协议跟合同,如果艾哈默德将军提出,我们双方可以重新探讨合作内容,反正目前合同尚未敲定……”
“……”
所有人尽皆沉默。
尤其是易卜拉欣等人,脸色阴晴不定,却只能咬牙看着刘德宝,最终啥都没说。
能说啥?
人家都说了,如果要继续要求留学生更好待遇,得先去找负责的艾哈默德将军!
这跟传统意义的国际教育合作不同,巴基斯坦向中国派遣留学生,是因为双方合作的坦克研发项目。
就像刘德宝所说,那是附加项目!
现在巴基斯坦方面铁了心准备跟哈工大展开更大规模合作,眼前的坦克研发项目只是开始。
派遣留学生,是为了让哈工大帮巴基斯坦培养相关的设计人员跟技术人员,以此建立巴基斯坦自己的坦克工业。
作为教育部率队的负责人,易卜拉欣很清楚军方对这次合作有多重视。他只能配合项目,而不能去影响项目。
“将军,我想请问一下,贵方派遣留学生究竟是为了学习知识跟技术,还是来享受更高待遇的?”
看着眼前的易卜拉欣,即使对方是一名将军,谢威也没有丝毫在意。
比起他见过的国内军方的首长们,眼前谢威将军身上甚至感觉不到丝毫军人的气息。
至少,对方没给他丝毫压力。
还不如尤利华身边跟着的王能军以及卫长城两人给他的压力大。
原以为这家伙找自己是为了合作研发的事情,结果一开口就是他们留学生在学校的待遇太差。
“谢,这并不矛盾吧?这次我们选派的留学生,几乎是我们国内相关专业内最优秀的人才,咱们只是要求两人一间宿舍,有单独的人员帮助他们更好适应学校生活跟学习,另外就是生活上……”
穆里塔扎里达克眉头拧到了一起。
在他们看来,留学生待遇问题,是双方最不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
这都无法谈妥,那么后续的合作细节,还怎么谈?
“谢,学校提供奖学金,提供帮助留学生更好适应学校陌生环境的学伴,并且在生活上给予一定优待,这是国际惯例……”
伊莫罕也是满脸不解。
谢威他们已经熟悉,明知道对方没有什么职务,却因为谢威对学校决策能产生巨大影响而不得不先找谢威。
见谢威盯着自己,伊莫罕补充了一句:“还有啊,我们学生都有宗教信仰……”
“我们尊重任何人的信仰!学校在这方面会给予一定照顾,其他都不行!”
谢威用不容商量的语气说到。“在其他方面,谁都不能搞特殊!”
在留学生待遇问题上,谢威一直都非常明确。
但凡只要他在学校一天,任何留学生都别想在哈工大享受到任何超国民待遇!
选择性的东西,没得任何商量余地。
“诸位,虽然你们的想法没错,可以给坦克工业未来人才更好一些的待遇,让他们能全身心地学习,将来为你们国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不过,我们有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一开始还觉得谢威说的很有道理的王征等人,可在听到谢威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内容来说事,表情就有些怪异起来:为了节省留学生的开支,至于扯得如此高大上?
不至于啊!
“……”
艾哈默德几人也是愣愣地看着谢威。
中国文化他们有一定了解,可谢威在这里拽古文啊!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的状况下,留学生还有精力学习?
巴基斯坦的国内的教育水平本来就差,基础赶不上中国这些重点大学从几百万筛选出来的学生呢!
“至于优秀,我们学校的学生,每一名都是从几百万人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可以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为什么你们的学生就不行?还有,相比你们来说,我们国内的科研跟基础条件更好,如果没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那么他们离开学校回到你们国内,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难道就不搞研究工作了?”
谢威的话,掷地有声,让巴基斯坦几人的脸色急剧变化。
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短短十来年中国就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就是因为中国人的如此品质?
“来了学校,学校就必须把他们培养到符合毕业条件的程度才能让他们毕业!否则,这砸的是我们学校的招牌,同时也浪费了贵国的人才培养经费!”
“说得好!!!”
艾哈默德听到这话,直接带头拍起了巴掌。
他觉得,巴基斯坦之所以工业一直没发展起来,就因为他们技术人员不如中国技术人员这么舍得吃苦,这么努力!
“谢,我们选派留学生,不只是希望贵校能教会我们技术人员知识以及科研,更希望贵校能培养他们拥有跟贵国国防科技工作者一样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此刻,艾哈默德将军脸上变得严肃。
这都行?
本就神色怪异的王征等人,此刻表情更是怪异。
可是,他们也没法反驳谢威的说法不是?
“我们选派留学生是为了学习技术,向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作者学习他们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而不是来中国享受美好生活!如果谁觉得哈工大条件太苦,可以提出来,返回国内!”
在结束了跟谢威的交流沟通后,艾哈默德召集了代表团中巴基斯坦教育部跟先裹外交部的人员。
“这只是合作的开始,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建立自己先进国防工业的开始!谁影响我们的合作,就是整个国防部的敌人!!!”
在艾哈默德将军的强势介入下,原本还想要给留学生争取更好待遇的领导们,只能偃旗息鼓。
“行了,人家巴基斯坦方面都不要求了,还在意什么?现在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敲定合作细节,让他们把钱给出来!!!”
对于满脸担心的张鸣秋等领导,谢威无法跟他们共情他们的担忧。
如同他说,此刻最迫切的,就是把巴基斯坦准备给的8000万刀转到学校账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