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花园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244 我在学校一天,留学生就别想享受超国民待遇

244 我在学校一天,留学生就别想享受超国民待遇(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你这样忽悠部队首长,合适吗?”

送走尤利华后,张鸣秋找到了谢威,满脸担忧。

去车站的路上他了解到了谢威说的坦克性能指标跟目前国内技术的差距,回来就找了谢威。

“什么叫忽悠?咱们是往这方向努力!”

谢威翻了个白眼儿,“校长啊,您要没事,还是先去忙吧,巴基斯坦的谈判团以及留学生很快就到了。”

“主要就是为这事儿。你之前说学校留学生跟咱们学生一样待遇……”

张鸣秋脸色变得严肃。

看着谢威脸上顿时浮现出不满,解释着:“这是国内第一批大规模接受留学生,尤其是非军事指挥专业,教育部、外交部、组织部等部门都高度重视,为此,李校长都去开了多次会议……”

谢威之前提出,每年支付学校3000刀学费跟生活费的巴基斯坦留学生,跟国内学生一样,原本学校觉得没什么。

随着留学生到达的时间越来越近,上面越来越重视。

“那又如何?难不成,给外国留学生超国民待遇?”

谢威眉头一挑,语气中满是不满,“之前这问题就已经专门强调过,如果咱们学校给留学生超国民待遇,我们自己的学生怎么办?难不成,培养出来建设自己国家的人才,还不如外国来咱们这学习咱们技术的留学生地位高?先例是开不得的!”

在这上面,谢威觉得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可是上级……”

张鸣秋暗叹了一口气,谢威的想法,他能理解。

问题是上级领导不这么看啊。

“上级要给他们更好的待遇,那就让上级管他们就行了!张校长,这对学校来说,只是一笔生意,咱们不能赔本!”

谢威直接粗暴地打断了张鸣秋的话。

必须从一开始就保证留学生不能有超国民待遇,否则其他学校会更加疯狂。

别的学校干涉不了,既然现在能影响到学校的决策,谢威不可能坐视不理。

留学生项目本来就是他谈下来的。

“张校长,咱们跟步兵学院、指挥学院以及国防科大等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军校不同,学校培养军工人才、国防工程师,那是整个国家工业的脊梁!”

谢威提醒张鸣秋。

给外国培养国防工程师,将来他们回去建设了自己的国防工业,开发出各种装备,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将会是国内武器装备出口的竞争者。

凭什么给国外来学习的竞争对手更好的待遇?

“学校不对他们藏私,已经非常不错了!反正我态度就这样……”

见张鸣秋嘴唇动了动,还想说什么,谢威直接丢下这样一句话后,也不管张校长什么反应,直接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李瑞不是说要把自己当学校校长培养么?

那现在学校就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建设,要是一开始某些问题就存在,到时候不留校不说,要是留校,留学生多了,还真不好处理。

“这小子态度如此坚决,说服是说服不了了,反正就这样反馈给李校长,让他去解决……”

见谢威态度强硬,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张鸣秋摇头叹息。

现在他只是代理校长。

李校长尚未离岗呢。

这事情应该是李校长考虑的事情。

“解决个球啊!谢威说的没错,上面要给他们更好的待遇,那就让上面培养去!咱们学校不搞崇洋媚外那一套!”

李瑞在知道谢威反应强烈、态度坚决后,抱怨了一句。

然后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很快,艾哈默德率领穆里塔·扎里达克、伊莫罕法鲁克等人再次到了学校,跟几个月前的不同在于这次他们团队中,有巴基斯坦外交部跟教育部的官员。

在得到哈工大给巴基斯坦留学生不仅没有一分钱补贴,甚至还安排8人一间的宿舍,生活也是跟哈工大的学生一样直接吃他们的食堂,一切都没有专门安排,不乐意了!

每名留学生每年3000刀的经费呢!

“怎么回事?之前不是专门就这问题跟你们李校长谈了吗?”

陪同巴基斯坦团队的一名外交部干部把李瑞跟刘德宝拉到一边,小声地问道。

之前专门交代过学校啊!

现在好了,巴基斯坦外交部官员不乐意了。

继续扯下去,指不定就容易成为外交纠纷。

“领导,李校长说过,学校党委跟领导班子也专门召开了好几次会议讨论,在充分调查了学校师生的意见后,觉得不能搞特殊,才能充分展现学校重视外国留学生的态度……”

刘德宝一脸笑容地解释。

“……”

外交部干部顿时无语。

什么召开会议、在师生中调查,那都是扯淡!

留学生在学校的待遇,需要搞皿煮投票么?

“他们给了钱啊!每生每年3000刀!”

一名教育部的干部脸色难看地看着学校领导。

哈工大是国内重点大学,却隶属七机部,教育部并没有办法如同管理直属大学那样对学校做出过多的干涉。

七机部的领导怕是知道这事情,根本就没安排人来!

“领导,您觉得3000刀很多么?这3000刀,可不只是他们吃住的费用,还有学习的教材、教具。别的不说,一台科学计算器,都得好几百呢……还有啊,学校实验室的各种设备,我们自己的学生使用都是需要限定时间,留学生要熟悉、使用,也得占用学校的试验设备……这些难道不是成本?欧美国家,没有获得全额奖学金的留学生,一年得好几万刀的学费呢……”

张鸣秋不乐意了。

直接回怼教育部的干部。

理由都是谢威找出来的,很有道理,根本没法反驳。

“……”

教育部的干部一时间也无法反驳。

怎么反驳?

要是反驳了,学校让他们给钱,去哪里给批这笔钱?

虽然哈工大不是教育部直辖高校,可哈工大的领导们,教育部的大佬们都是熟悉的——之前没啥关系,人家都能以教育部是所有教育系统上级为由跑去要钱呢!

现在因为留学生,要求哈工大付出更高成本,然后给留学生更好待遇,以哈工大校领导不要脸只要钱的尿性,不给钱?

李瑞怕是都敢直接背着铺盖卷儿到部长办公室打地铺,不给钱不走的那种!

还有就是理工科专业所使用的各种试验设备,本身就贵,实验材料可能更贵。

而且不是一次实验就能成功……

这是一个无底洞!

全国多少高校?

国家人才缺口太大,需要大规模培养人才,在整个国家穷的情况下,教育投入经费就那么点,哪里有多少投入到留学生身上?

那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