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1 / 2)
在苏州城的繁华热闹中,王氏饭店分店的生意在历经波折后逐渐好转。
饭店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新老顾客们穿梭其中,欢声笑语交织,各类菜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诉说着这家店复苏的繁荣景象。
可繁华背后,一丝隐忧正悄悄浮现,如同平静湖面下的暗涌。
随着顾客数量的不断增加,食材的需求量大幅飙升。
对口味愈发讲究的王建业深知,食材品质决定着菜品的成败,而此时本地的供应商却成了让他头疼不已的难题。
这些长期与苏帮菜馆合作的供应商,习惯了提供精细、甜润风格苏帮菜所需的食材,对于王建业店内那些带有浓浓徐州特色的食材,了解少得可怜。
一个平平无奇的工作日,饭店内却如往常一般忙碌。
厨师长火急火燎地冲进王建业的办公室,手上还留着切菜时沾上的肉末,脸上满是焦急:“老板,出大事儿了!就这批刚送来的五肉,用来做把子肉完全不行啊!肥瘦比例严重失调,这可咋整”
王建业一听,心中“格登”一下,连忙起身跟着厨师长赶到厨房。
推开厨房门,暖气夹着食材的浓烈气味扑面而来。
地上摆着几大箱五肉,他随手拿起一块,眉头瞬间皱得紧紧的:“这哪能符合咱们的烹饪要求啊这生意越来越好,食材供应却乱了套,该怎么办”
王建业的内心陷入了苦苦思索,焦虑不安的情绪在心头蔓延:“一直依赖本地供应商看来是不行了,必须得找出新的解决办法,不然这好不容易好转的生意又得打水漂……”
经过一番慎重考虑,王建业决定亲自前往徐州——那片熟悉而亲切的土地,去寻找可靠的食材源头,与当地的养殖户和农产品供应商建立直接联系。
当王建业踏上徐州这片土地时,心中感慨万千。
温暖的阳光洒在乡村广袤的土地上,田间地头一片生机勃勃。
王建业没有片刻停歇,直接奔着养猪场而去。
他走进的第一家养猪场,里面弥漫着猪的叫声和粪便的气味。
场主是一位朴实憨厚的大叔,皮肤黝黑,穿着一身沾满污渍的旧衣服,正拿着饲料桶给猪喂食。
王建业主动上前,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自我介绍道:“大叔,您好啊!我是苏州一家饭店的老板,我想来和您谈谈合作。
我们饭店对猪肉的需求量挺大的,想从您这儿采购。”
大叔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疑惑地打量着王建业:“苏州这么远,你咋想着跑这儿来买猪哩”
王建业耐心地解释:“大叔,我们做的是徐州特色菜,对猪肉品质要求高。
我跑这么远,就是想找到能稳定提供高品质猪肉的合作伙伴。
您放心,我可以给出合理的价格,长期从您这儿采购。
不过,我对猪肉的品质有一些要求。
您看,五肉得肥瘦均匀,而且猪得用天然饲料喂养,不能添加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做出来的菜才香,您能满足不”
大叔挠挠头,思索片刻后说道:“这个嘛,俺一直都是用自家种的粮食喂猪,不搞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
但价格方面,你能给多少呀”王建业认真地告诉大叔:“大叔,我给出的价格保证比您卖给本地收购商要高一些,而且是长期稳定的生意。
您不用担心销路,只要猪的品质好,咱这合作就一直能进行下去。”
大叔眼中闪过一丝心动:“听起来倒还不错,但是你这要得急不急俺家这些猪有些还没到出栏的时候呢。”
王建业连忙说道:“大叔,我知道生猪生长有周期,我不是让您马上供应。
我们可以签一份合作协议,等猪养到合适的阶段,您按我们商量好的标准供货就行。
要是遇到啥问题,您随时联系我。”
经过一番深入交谈,王建业和大叔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接下来的几天,王建业一家一家地走访养猪场,每到一处都要详细了解猪的品种、养殖方式和出栏时间,耐心地向养殖户们介绍自己的需求和合作方式。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王建业走进了一家规模稍大的养猪场。
这家养猪场的场主是一位年轻力壮的大哥,他正坐在办公室看着养殖资料。
王建业敲敲门,进去说道:“大哥,您好!我是从苏州来的,想和您聊聊猪肉采购合作的事儿。”
大哥抬起头,上下打量着王建业:“苏州来这么远找我合作,说说你的想法呗。”
王建业便将自己饭店的情况以及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详细地说了一遍,最后强调:“大哥,我们追求菜品的口味和品质,所以对食材要求比较高。
只要您能提供优质的猪肉,我们的合作前景非常可观。
咱们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
大哥皱起眉头,有一丝担忧:“听你讲得挺好,但运输是个大问题啊。
从徐州到苏州这么远,路上要是出啥岔子,这猪肉坏了咋整”
王建业心中一紧,这确实是个不得不考虑的关键问题:“大哥,这个您确实提醒我了。
目前运输这块儿我还在想办法,但请您放心,只要咱们达成合作,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找可靠的运输方式。
保证不会因为运输问题让您有损失。”
大哥看到王建业态度诚恳,思考片刻后说道:“这样吧,我看你也是诚心做事儿的人。
运输问题你先去找找办法,咱这猪的事儿呢,我先给你预留着,等你运输问题解决了,咱们再具体谈合作细节。”
王建业心中既感激又觉得压力重重:“多谢大哥信任!我一定尽快解决运输问题,不辜负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