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花园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 第130章 牺牲

第130章 牺牲(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卡车大灯切开浓雾的瞬间,李天佑的瞳孔猛地收缩——崖壁上倒悬着具马尸。白森森的肋骨刺破腐肉,空洞的眼窝里爬满萤火虫,随着引擎震动簌簌落下几点幽蓝,仿佛是来自地狱的磷火。

他猛打方向盘避开路面炸坑,后槽牙几乎咬碎。三天前在达县补给站的情景突然清晰如昨:炊事班老赵往他搪瓷缸里扔了把炒黄豆,布满老茧的手重重拍在他肩上:“过了鬼见愁垭口,活人死人分两头。”那话里的寒意,此刻正顺着脊梁骨往上爬。

“轰!”右后轮爆胎的巨响震得耳膜生疼,方向盘在李天佑手中剧烈扭动,仿佛一头发狂的野兽。卡车在悬崖边划出火星四溅的弧线,后厢装载的苏制地雷箱相互撞击,发出死神敲骨吸髓般的闷响。

冷汗顺着脊椎沟往下淌,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运输队组织学习时王铁牛的训话:“地雷运输最怕两件事:急刹车,和想起家人。”可此刻,徐慧真在四合院灯下缝补的模样,承平承安奶声奶气的呼唤,不受控制地在他眼前浮现。

浓雾中传来金属拉栓声,十二个披蓑衣的影子从岩缝里钻出来,活像从地狱爬出的恶鬼。领头的汉子端着中正式步枪,枪托上深深烙着青天白日徽,枪口泛着幽冷的光。李天佑摸向座位下的冲锋枪,却发现弹夹早被老孙头牺牲时溅出的血凝固住了。

副驾的小刘突然抽搐着举起双手,他脖颈上那道在湖北落下的刀疤此刻紫得发亮,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死里逃生。

“共产党的大官,”蓑衣客的川音裹着粘稠的恶意,像毒蛇吐信般嘶嘶作响,“把车留下,留你全尸。”山风卷起张残破的《中央日报》,头条“国军光复延安”标题下,蒋总统的半边脸正被泥浆浸透,李天佑盯着报纸边缘烧焦的豁口,想起北平刚解放时,徐慧真踮着脚把青天白日旗从四合院旗杆上扯下来的场景。这讽刺的一幕,让李天佑心中燃起熊熊怒火。

“想要车?”他猛地踹开车门,手里攥着一捆手榴弹,拉环已经套在小指上,“先问它答不答应!”就在对峙的千钧一发之际,山崖上方突然泻下滚石。几十个举着火把的农会会员顺着绳索滑降,领头的老汉挥着柴刀劈开晨雾,熟悉的嗓音如惊雷炸响:“龟儿子,莫欺我解放大军运输队!”

李天佑认出这是三天前在万源县帮他补胎的农会主席,老人独子死在抓壮丁的路上,此刻他腰间别着的,正是儿子留下的竹哨,那是老人对儿子最深的念想,那清脆的声音,曾在深夜为迷路的运输队指引方向。

当最后一个土匪坠崖的惨叫消散在云雾中时,老农从怀里掏出个粗布包。层层叠叠的蓝印花布里,裹着三枚还带着体温的熟鸡蛋:“李同志,这是村里娃娃们凑的......他们说等打跑了刮民党,要坐你的大汽车去北京看毛主席。”老人布满皱纹的手微微颤抖,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当卡车重新启程时,李天佑发现挡风玻璃上黏着片枫叶。经霜的叶脉红得像儿女满月时按在《新民主主义论》封面的朱砂印,他忽然想起昨夜路过被炮火摧毁的私塾时,看见女童蹲在废墟里,就着月光用炭笔在断墙上写字:

“——中——国——人——民——站——起——来——”

每一个笔画都力透残垣。

次日拂晓重庆白市驿前线,二十兵团侦察连长举着火把跃上踏板时,李天佑正用牙撕开绷带包扎,他的右手半根小指留在了鬼见愁垭口的悬崖下。火光照亮弹药箱上

"乌拉尔兵工厂1949

"的钢印,也照亮连长怀里抱着的阵亡将士名册,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片染血的树叶。

“同志,你们来迟了。”连长的声音像生锈的弹壳在砂纸上摩擦。

李天佑浑身血液瞬间凝固,直到对方掏出行军壶灌了口冷水:“昨夜总攻提前了,战士们用辣椒面掺火药造了三百个土地雷......”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突然泛起水光,“现在,带这些真正的铁家伙去见见战友们吧。”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嘉陵江上的硝烟时,李天佑看见漫山遍野的坟茔前都插着木牌。那些用刺刀刻就的墓志铭在晨风中轻颤:

“王二柱,河北定县人,用身体堵碉堡时唱的梆子戏还没哼完调......”

“赵金锁,北平电车工人,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红旗......”

“无名女战士,背着药箱牺牲在担架旁,兜里藏着她救活的伤员写的认字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