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炎的信(1 / 2)
朝堂之上,空气显得异常凝重。
李君羡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穿透了众人的心。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注视着李君羡缓缓退下,心中波澜起伏。
他转身望向朝堂上的众臣,眼神中透露出少有的迷茫和不安。
“大家有何看法?”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沉默。
众臣面面相觑,各有心思。
最终,房玄龄缓缓站了出来,他清了清嗓子,沉声道:“陛下,臣以为,大炎此举或许并非恶意。相反,他们陈兵边境,更像是在向我大唐示好。”
“示好?”李世民的眉头微微皱起,“房爱卿此言何解?”
房玄龄跪下,恭敬地说道:“陛下,大炎陈兵边境,却没有进攻的迹象,反而呈防御之态,这正是他们不想与我大唐正面冲突的信号。或许,他们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我大唐的尊重和友好。”
李靖也点了点头,附和道:“房大人言之有理。大炎若真有心进攻,必然会大举进兵。如今他们的举动,更像是在观望,或者是在等待某种契机。”
李世民心中一动,细细思量着众臣的话。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几分赞同。
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李世民逐渐认可了房玄龄和李靖的分析。
“那么,突厥呢?”李世民的目光转向柴绍,询问道。
柴绍站了出来,恭声道:“陛下,根据我军探子的情报,突厥虽然蠢蠢欲动,但并没有大举入侵的迹象。他们内部似乎也有一些纷争,内乱未平,难以抽出兵力大举南下。”
李世民闻言,心中的不安稍稍缓解。
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朕便暂且放下心来。不过,朕仍需责成各路将领,务必加强边境防范,以防不测。”
众人齐声应诺,朝堂上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
李世民站起身,目光扫过众臣,沉声道:“如今大敌当前,我大唐内外皆需稳定。朕决定前去安抚百姓,让百姓们安心。百姓是江山之基,民心不可失。”
与此同时,远离长安的青州蒲县,风起云涌,哀鸿遍野。
蝗灾过后,整个县城一片凋零。
原本郁郁葱葱的田野,如今只剩下一片枯黄。
庄稼颗粒无收,村庄里的人们
街头巷尾,百姓们焦急而迷茫,官府却毫无表示。
饥荒如影随形,粮铺纷纷关门,百姓们连一口饭也买不到。
有人痛哭失声,有人唉声叹气,更多的人则默默地承受着饥饿的折磨。
县城一角,一位老妇抱着年幼的孙子,泪水涟涟。
她望着干涸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
另一位中年男子则愤怒地跺脚,
“早知道当年就该投奔大炎,如今看来,大唐也不过如此。”他低声咒骂道,身边的百姓们闻言,纷纷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