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断后路(2 / 2)
肖爱国在不远处,和刘小莉喝着咖啡。
在心里暗道:李斯特,你可别怪我,谁让你挡了我的路。
如果你没有问题,很快就会被放出来的。
如果有问题,那也怪不了我了。
第二天,各大财经媒体绘绘报道:
《大公报》:查打银行李斯特涉嫌收受贿,承诺放贷给东宝航运。
据悉,查打银行李斯特是负责放贷业务的高级入管,在东宝航运有破产风险的情况下,还执意给东宝航运放贷。涉嫌
故意隐瞒公司真实经营状况,多个职员证据,已经向李斯特汇报了东宝航运的现状。
《财经日报》:李云涉嫌行贿,要从10年牢?
香港《防止贿赂条例》明确规定,行贿行为属于犯罪。
若企业行贿,视情节轻重,相关责任人员可能会被判处不同期限的监禁。
如果企业向政府或公共机关雇员行贿,根据条例,一经定罪,可判处罚款及监禁。例如,若行贿行为情节较轻,可能判处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监禁;
若情节严重,如行贿金额巨大、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的雇员等,可能面临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监禁。
有律师认为,东宝航运,贷款额度高达20亿,可能面临10年监禁。
也有律师认为,情轻较轻,可能判处6个月监禁。
《财经新闻》东宝航运的多骨米牌?
这前东宝航运深陷订单危机,已经停牌自救。
现在又涉及行贿,很有可能蹦盘。
《大公报》东宝航运的路在何方?
自这个月订单暴跌88%,东宝航运就深陷破产危机。
船只老旧,人员流失。
东宝航运还有希望吗?
《大公报》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东宝的前因后果,得出判断,“如果没有资金进来,必倒无疑。”
《亚洲新闻》看着名气很大气,但实际它的发行量很小。
他们的标题非常夸张:李斯特明知道东宝航运要倒闭了,为什么还要放贷款?为标题,非常醒目的点出,李斯特有可能从哪里获得利益,放贷之后银行会有什么损失。
这条新闻,是亚洲新闻的社长,在家门口“捡”到的资料,和资料放一走了的,还有一笔20万元的
眼看查打银行贷款无望,李云又找了花旗银行的亚洲总裁雷雨农,试图从花旗贷出一笔款子出来:
“李总,我现在哪里敢贷款给你们啊。”
“我可不想被廉政公署盯上。”
肖爱国的办法很简单:出于“打不到狐狸,惹着一身臊”的想法,把这个牌面往台上摆。
反正就是让人联想到“明知道东宝航运要倒闭了,你为什么还要放贷款?”
在避嫌的情况下,没人愿意去给东宝放贷。
如果没受贿的情况下,被廉政公署盯上,那可太不值了。
如果敢在被廉政公署重点关注的情况下,还敢收钱,那只能说在找死。
所以这一招非常狠,完全断绝了东宝航运的信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