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病中的仁慈(2 / 2)
朱祐樘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抗拒道:“如果他们是为盐引的话,那我还是不他们的钱了……”
张延龄摇头道:“姐夫不用担心,盐引都是按照正常流程销售,他们只是想钱买个心安罢了,主要还是怕朝廷政策有变,给他们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
“就好像先前盐政崩坏,多来自于权贵占窝,但朝廷要追查盐政之弊却只能拿商贾开刀,甚至在姐夫登基后,仍旧有官府设卡查扣刁难盐商之事发生。”
“哦。”
朱祐樘似懂非懂。
覃吉道:“二公子,您为何要为那些商贾说话呢”
张延龄听出来了,无论覃吉表面上如何平易近人,都有一种巨大的优越感,认为为皇家服务天然就高人一等,看不起下九流的商贾。
张延龄道:“商贸的繁盛才能带来大明经济的繁盛,我想的是,咱不能像以往那样恣意压制商业发展,虽然重农抑商在某些时候的确是正确的,但想要社会进步,非得靠这些商贾不可。”
朱祐樘道:“延龄,你说得这些,跟平时先生教导的不太一样,大概是因为你们所处的立场不同……这些是先生教不了的。”
“姐夫,我不是要为那些商贾说话。”张延龄道,“我只是觉得,如果单纯靠朝廷自己的资源,实在是难以完成一些事。就好像这次西北劳军,钱粮缺口实在太大,有时候不得不走一些非常规途径。”
覃吉道:“可是……就算不给那些商贾好处,他们也会给我们纳捐,不是吗”
“覃公公,商贾重利,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把什么工程分包给他们,或者从他们手上采购什么东西,才会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他们更在意的是朝廷政策能做到不偏不倚,说得不好听点儿,他们其实就是在缴纳保护费而已。”张延龄道。
“啊”
覃吉听到如此刺耳的话,觉得一阵别扭。
你在皇帝面前讲东西不需要避讳的吗
保护费
这么浅白且刺眼的词语,实在不适合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啊。
朱祐樘笑道:“延龄,你说得很活泼生动,让人一听就明白。不过都是大明子民,我会一视同仁。”
“姐夫,你一视同仁当然好,但
张延龄耐心解释,“那些个商贾,最怕的就是朝廷政策有变,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一个个都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尤其是在京商贾,既担心朝廷突然改弦易辙,又担心有权贵背景的掮客出面掠夺,更要担心生意被同行抢走,还得跟其他派系的商贾进行正面竞争,尤其是京商。”
朱祐樘道:“延龄,就算你说得再有道理,也不能太过顾念买卖,你应该学你父亲一样,心怀天下才好,还是要多读书啊。”
张延龄心想,这个姐夫果然是迂腐书生教出来的,对于离经叛道的事情,还是会有心理上的抵触。
一蹴而就是不行的,得潜移默化。
毕竟你之前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也是被人一点点教出来的
张延龄道:“那姐夫……你用还是不用呢”
“如果非要用的话。”朱祐樘仔细想了想,指指坤宁宫方向,“先给你姐姐那边弄好,我这里无所谓。”
听到这里,连覃吉都觉得尴尬。
都连续病倒多回了,还想着把好的东西留给妻子,全然不顾自己安危,这算什么
张延龄笑道:“既然要整,那就一套全弄上,不但坤宁宫、乾清宫,还有清宁宫、仁寿宫等地方,不能厚此薄彼才是。”
“会不会……太过铺张浪费了”
一向节俭的朱祐樘听到这里,自然而然便觉得心疼。
“的又不是朝廷的帑币,姐夫不用担心铺张之事,这个改造工程应该马上就推进,不能拖延下去了。”
张延龄道。
覃吉非常惊讶:“这正月都快过去了,不等到年中吗”
张延龄笑道:“只要有陛下点头许可,用不了多久就能把配套完成。只是有些地方得改造过才行,或许会改变现有殿阁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