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重压(2 / 2)
“陛下抱恙。”
一见面覃吉就道,“不过陛下一直关心天象演变,您昨日让人传告入宫,说是最近几天京畿地区的旱情便可缓解,陛下闻听后很高兴。”
仰躺在床上的张峦,随口道:“不知陛下是真病还是……咳咳,用不用我入宫去给陛下诊断一番”
覃吉惊讶地道:“先生卧榻不起,还这么关心陛下,实在是有心了……我会把您的心意传告给陛下,您还是……先行养好病,再说旁的吧。”
张峦装出有气无力的样子,摇头道:“就算我没法去,让吾儿去其实也一样。你是知道我家里是个什么状况的。”
“这样啊……”
覃吉迟疑了一下,道,“也好,让国舅爷为陛下看看,就算不能诊病,聊聊家常也挺好的。
“汪太医已经去瞧过,说是陛下暂无大碍。话说您推荐的这位汪太医医术可真高明,如今不但得陛下信任,连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都非常推崇,指名道姓要他出诊。您识人可真有一套。”
……
……
得到通报赶回家的张延龄,拿着个药箱,跟随覃吉入宫。
这会儿连张延龄都觉得,朱祐樘是因为不想面对朝中大臣的诘问,才故意装病不出的。
但路上听了覃吉担忧的言语,似乎朱祐樘病情不太乐观,不由满腹疑惑。
“二公子,陛下主要是对西北战事忧心忡忡……怎么到现在也没个消息传来啊……”
覃吉把话头挑明了。
皇帝的病看起来不打紧,但加上心病那问题就严重了。
正所谓内忧外困,刚当上皇帝,就在老丈人撺掇下让一个前朝佞臣跑去西北统兵,偏偏那个佞臣还喜欢瞎折腾,从无统兵经验却敢主动出击,虽然至今仍无确切的消息传回,但按照敌我双方实力对比,打败仗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现在面对朝中大臣的诘问,朱祐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张延龄劝解道:“为人君者,最好是把事情看开点儿,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覃吉惊讶地侧过脑袋,望向张延龄,好似在问,这话你是冲着我说的么难道是要让我以你的话去劝说陛下
你怎么不当面跟他说呢
听起来倒像跟说风凉话一样!
不过随后覃吉便带着几分欣喜问道:“莫非二公子已经成功测算出来,西北那边没什么问题了”
张延龄耸耸肩,理所当然地道:“鞑靼悍然来犯,有朝臣领兵驱除外夷,就算是出塞迎战,难道不应该吗”
覃吉道:“要是换作边关守将,再或是巡抚都御史,自然没问题。但那位李尚书本就只是临时派往西北统兵,他竟在大同调动卫所兵马保护他前往偏关……您要知道,偏关可不在大同镇地界,这属于跨地域调兵,严重僭越!”
张延龄闻言笑了起来:“李大人能把大同兵马忽悠走,也算是一种本事,不枉自我父亲跟陛下推荐他……”
“忽悠”
覃吉一脸懵,显然是听不懂这个新词汇。
张延龄道:“就是说他能言善道,让别人愿意跟他卖命,这不变相说明他才能过于突出吗”
“这样才更让人觉得担心啊。”
覃吉摇头道,“您看他,一介方士出身,先皇时擅权自专,得罪的人不知凡几,如今朝中很多人都敌视他,他却不知收敛,居然还敢公然曲解朝廷的意思,盲目对外夷用兵。陛下恐怕也在后悔,是不是之前不应该重用他呢”
张延龄笑了笑。
看这状况,朱祐樘确实是个很容易被人左右思想的少年郎。
也可能是他这个皇帝太过心善,没有主见,一边是自己的岳父,一边是包括东宫讲官在内的朝中大臣,很难做出抉择。
现在西北用兵这件事,因为群臣强烈反对,舆情汹汹,一下子就显得张峦不靠谱,似乎是坑了他这个皇帝女婿,以至于内心开始出现动摇。
既如此,那就得给皇帝姐夫下点儿猛药。
不过这猛药一定要来自于李孜省,才能起奇效。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张延龄道,“要说天下间当官的不少,但能像李孜省这般一门心思往上爬,遇事不躲,甚至打仗也敢往前冲的,估计找不出几号人吧”
覃吉仔细想了想,用力点头:“也是,李孜省如今已是日暮西山,或就靠这次机会重整旗鼓,自然要奋起一搏。希望他不要辜负陛下和张先生,还有二公子您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