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平户奇谋(2 / 2)
——海东青卯月十三
“提督,要等大都督的主力吗?”副官小声问道。
李佳摇头,从怀中掏出一枚永昌帝亲赐的龙纹令牌:“陛下密旨,佐渡金矿必须由我们亲手拿下。”他指向雾气中若隐若现的灯塔,“看见那个亮光没?三长两短——是锦衣卫的信号。”
子时三刻,六艘明军战舰突然出现在相川港外。守军还没来得及敲响警钟,港口的二十座哨塔就被精准的炮火掀上了天。更可怕的是,数百名身着黑衣的突击队竟从绝壁攀援而上——那是周雄鹰特训的“夜不收”,每人腰间都别着三枚震天雷。
金山总管大久保忠邻是被爆炸声惊醒的。他刚抓起武士刀,房门就被霰弹轰成了碎片。火光中,一个穿蓝色军装的年轻人踏着木屑走来,枪管还冒着青烟。
“听说……”李佳用日语慢慢说道,“这里每块金砖都沾着朝鲜人的血?”
当黎明来临时,佐渡金山最高处升起了大明龙旗。矿洞深处,衣衫褴褛的朝鲜苦力砸碎了脚镣,用生硬的汉话喊着“万岁”。而在码头,三十辆牛车正将标注着“德川葵纹”的金锭运上明军运输舰——后来军需官清点时发现,这批黄金足足抵得上大明两年岁入。
四月二十,江户城本丸。
德川家纲将茶碗摔在探子头上:“八嘎!明军怎么可能十天连破三城?!”
跪在地上的忍者满脸是血:“禀、禀将军……岛津家投降后,明军获得了九州全部海图……长州藩的毛利纲广昨天也……”
老中酒井忠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这位实际掌权的幕府重臣,此刻手帕上竟沾着天花脓疮的血迹。他强撑着展开一幅卷轴:“将军,这是明国统帅送来的……‘和议条件’。”
羊皮纸上只有八个血字:
开国削藩称臣偿兵
德川家纲猛地喷出一口鲜血。几乎同时,江户城下町传来骚动——有人发现三井寺的钟楼上,竟悬着一面绣有“天草”二字的十字旗。
四月末,明军主力回师对马岛。
严原城的天守阁被改造成作战室,墙上挂着新绘制的《日本全舆图》。郑成功接过王锦盛递来的战报,眉头越皱越紧:
“岛津家提供战船八十艘……长州藩愿为先锋……连一向宗都发动信徒烧了加贺藩的粮仓……”他忽然冷笑,“这德川家纲的人缘,比崇祯爷还差啊。”
“可我军战线拉得太长了。”李佳指着沙盘忧心道,“陆军在佐渡岛分兵两千,水师又要封锁濑户内海……”
正争论间,亲兵急报:“朝鲜省巡抚到!”
来人是朝鲜省巡抚吴应熊,山海关都抚吴三贵的儿子,这位在历史上被描写为清廷人质,只会吃喝玩乐的大笨蛋,其实是清廷将其污名化了。
吴应熊其实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从朝鲜过来是给水师送给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