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招降(1 / 1)
与此同时,徐宁见状,也是大惊不已,赶忙从旁攻来,想要助关胜一臂之力。孰料林冲侧身一闪,反手又是一矛,矛身重重抽在徐宁腰间,徐宁闷哼一声,随即也应声倒地。
林冲收住招式,看着倒地的二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他心中明白,以自己的实力,方才若真想取他们性命,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可念及昔日在东京初见时的那份敬意,以及这二人也是梁山好汉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到底还是手下留情了。
此时,卢俊义、晁盖率领着三阮、刘唐等一众梁山好汉如潮水般追了上来,将关胜和徐宁二人团团围在中央。
关胜和徐宁背靠背站着,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和钩镰枪依旧紧握,刀刃和枪尖在日光下闪烁着寒光。然而,二人脸上却露出了绝望的神色。环顾四周,只见自己身边只剩下寥寥几个亲兵,但即便是这些士兵也早已疲惫不堪,身上血迹斑斑,手中兵器也大多残缺不全。
而反观周围,梁山的人马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个个士气高昂,刀枪林立,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
林冲见状,知晓今日关胜、徐宁已经是插翅难飞,而看他二人脸上已然浮现决绝之意,林冲不忍他二人就此草草结束生命,随即神色诚恳地开口劝道:“关兄,徐兄,你们环顾这周遭形势,今日实无逃脱之可能。
关兄你出身名门,乃三国名将关羽之后,一身武艺超凡绝伦,却在这昏暗朝廷中,难展宏图。徐兄,你本是禁军金枪班教师,善使钩镰枪,技艺精湛,却因朝廷腐败,空有一身本领,始终未得重用,只混了个什么所谓‘随侍御驾’。实在是太有亏欠你二人!”
关胜、徐宁二人听罢,自是知道林冲说的有理,自己二人在朝中兢兢业业拼杀多年,到头来依然不得重用,反而成天只能听凭那些不学无术之人的使唤,端的是窝囊至极。
林冲见他二人面上神色变幻,心知他二人已被说动,便决定趁热打铁,继续煽动:“就说此次出征,方才我早已询问过你们营中兵士,他们各个诉苦言说军中粮草供应不足,士兵们时常饿着肚子行军打仗,军饷也时常拖欠,底层将士们怨声载道,士气低落。这般情形下,你们即便有心报国,又怎能施展拳脚?
而反观我水泊梁山,高举替天行道大旗,兄弟们来自五湖四海,不但有那些郁郁不得志的英雄豪杰,也有如同我这般被逼无奈才上得梁山的朝廷旧部,除此之外,如今山上还有原清风寨知寨小李广花荣、原青州兵马督监镇三山黄信,至于其他什么提辖、押司、都头之类更是数不胜数。
众人齐心协力,在此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毫无朝廷中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这里,有能者居之,大家各施所长,为的是惩治世间不平,救助穷苦百姓。你们若加入我梁山,定能让自身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更能让麾下士兵们过上安稳日子,不必再为温饱发愁,不必再受那克扣军饷之苦,又何苦在军中天天受那窝囊鸟气呢!”
关胜和徐宁听了,心中不禁泛起波澜。二人回想起这些日子在军中,为了那少得可怜的粮草四处奔波,军饷却迟迟不到手,士兵们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自己身为将领,却无力改变这局面。再看看眼前林冲,
关胜、徐宁往日也多少听闻过一些林冲的事迹,只其也是被高俅所迫,无奈之下才逃离京城,如今林冲看上去混的风生水起,而他当年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禁军教头而已,自己二人官职显然要比那些什么知寨、兵马都监大的多,此刻若是上了梁山入了伙,待遇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二人心中开始动摇。
关胜思量了片刻,缓缓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林冲,神色凝重,沉声道:“林教头,你方才所言之事,我与徐宁在朝堂之上,也略有耳闻。只是我等身为朝廷命官,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若就此投降于你们,恐日后遭天下人诟病,落得个背主求荣的骂名,为世人所唾弃。”林冲听闻,嘴角微微上扬,知晓关胜多多少少还是看中声誉,对于加入梁山心中仍有芥蒂,随即换上一抹洒脱笑容,目光坦然地看向关胜,缓缓说道:“关兄,今时今日这世道,百姓深陷水火,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然而那朝廷却只知贪图享乐,对百姓的死活视若无睹。你我皆怀揣着一腔热血,心底皆是为了心中正义而战。
只要行事磊落,问心无愧,又何须过于在意他人的片面之词?再者,我梁山现如今已有七八十个头领,各个都是重情重义的好汉,向来敬重世间英雄豪杰。你若加入我梁山,众兄弟定会将你当作自家兄弟,生死与共,患难相随。”
关胜听闻林冲这番话,眉头紧锁,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过了半晌后微微转头,看向身边并肩的徐宁。徐宁迎着关胜目光,轻轻叹了口气,而后微微点头,目光坚定。
其实徐宁此番表现也是有所私心,因为此前自己的表弟汤隆刚刚上梁山入了伙,向家中寄来信件言说梁山之中各种好处,又将家眷全数接上山去,各自亲戚家中皆赠送了些金银,看得徐宁好一阵羡慕。此番若是自己也上了梁山入伙,单凭自己的武艺、官职、声望,那肯定是比汤隆强的多了,而汤隆都能在山中混的风生水起,自己至少也能混成林冲这般模样。
关胜见徐宁也是有意答应林冲入伙,当下不禁长叹一声,朝林冲等人拱手道:“罢了罢了,今日我关胜愿弃了官职,归降于梁山,还望林教头能大度收留。”
徐宁见状也紧接着上前一步,高声说道:“林教头,我徐宁也愿追随关将军,一同归降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