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三四之争(2 / 2)
“很好,同志们辛苦了。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顺利圆满完成科考观测和观测站架设任务。”指挥部的话,顺着看不见的电磁波,又一路传回了指挥舰,再传到了岛上正在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耳朵里。
就连已经在早7点就出发的两只测绘队伍,也收到了来自京城的表扬和祝贺。
一部分同志正在趁着这个空档,采集岛上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标本。
“我丢,大吸斑!中午大家有口福啦”一位同志的普通话很是难懂,但是同志们还是听懂了。
“卧槽,你特么是来采标本的还是来当厨子的”一位同志笑道。
“都一样,都一样的啦。介里吸斑鱼介么多,撒撒水啦”
同志们都笑了起来。
而此时,测绘组的同志们正在跋山涉水,向着两座主峰前进,他们要在最高点,埋下两个测绘水准标,并标定两个水准标的高程,供后来的同志测绘所用。
一般这种水准标,在埋设的时候,都会记录下埋设的位置、高程、埋设时间等等资料。
那啥,一切都是为了科考观测。
而一部分已经完成了任务的同志,则坐着小艇撤回了护卫舰上,护卫舰带着他们,向着国公岛的东北方向驶去,4条护卫艇,也分了两条出来,跟着他们一起前进,那里也有个岛,小一些。
国公岛海域同志们忙碌得热火朝天,在京城,早上九点,空优战斗机方案论证会第二天的会议也开始了。
“同志们昨晚都辛苦了吧”防工委领导一开场就先慰问一下。
“不辛苦,还挺有意思的。”类似的话不绝于耳。
“那好,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到底三号四号能不能用,或者说还是求稳,选择二号方案,剩下的事情,等这个决定了再说。”防工委领导笑道。
“你们作为使用者,觉得这两个方案总体上怎么样”先问的是空军这头,他们才是用户。
“嗯,不错,尤其是四号方案,应该是我们现在能拿得出的最好方案了。”空军也是识货的,从总体架构上来说,一个无尾双三角翼带不可动鸭翼的方案,是在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解。
毕竟三角翼、双三角翼,我们是既有研究又有外援,而且还有创新,鸭翼看起来带来的风险也不是很高,而这个方案的总体性能,是当前能得到的最好结果。
从构型上来说,这差不多就是个气动加强版的双发幻影2000,80年代我们的空军会对幻影2000动心,那没理由在60年代对它的加强版就不动心了。
幻影4000:在想我的事
刨除个头和发动机差异之外,这个四号方案可以说是一个小号幻影4000。
而且空军对这个方案赞誉有加很重要一点是,这方案的基础,和高卢人的幻影3有莫大关系。
而幻影3拿着一台和r11-f300差不多级别的阿塔-09b能实现2.2马赫的极速,2400公里的航程,还有17000米的升限,也证明了这个构型的优秀,简直就是为心脏病患者量身定做的。
当然,幻影3的爬升率什么的有点难看,但是再想想我们的方案是双发,而且是两台比阿塔-09b推力更大的发展中型号,这些顾虑也很快被我们的空军同志扔到了脑后。
空军的同志表达了自身的倾向,同时三、四号方案也没有一号方案那种空中楼阁的毛病,接下来同志们的讨论就很容易了。
经过一晚上的研究,同志们对三、四号方案的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值得搞!
唯一的争论,是偏三还是偏四的问题。
“四号是不是有些复杂,我觉得三号好一些,不论是我们自己的研究还是外来技术,都能直接应用。”
“我倒是觉得四号更合适,三号太四平八稳了,一点风险都不冒,这也不是搞新装备应有的态度嘛。”
“鸭翼会对飞控带来更大的复杂度,我们的飞控有没有这么高的水平”
“我倒是觉得不怕,拿风洞吹嘛,多吹、多试飞、多修改,我们现在电子、计算机和自控还是很不错的。用振东同志的话来说,四号方案虽然技术难度高一些,但却是真正扬长避短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