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荀家的真正想法(1 / 2)
若是好说不听,便是抢也无妨!”吕逸一时语塞,只能强硬的说道。
“将军勇武,麾下群英荟萃,自然不怕各州郡!”曹操笑着捧场道,“只是这一来一去,总有损失,还迁延时日...”
说到这里,曹操故意顿了一顿,问道,“难不成吕将军打算花上数年光阴,先把中原各郡收入囊中?只怕即便以将军之强盛,也极难办到吧!”
谁说不是呢...到时候别说出关了,恐怕十年八年都打不完。
吕逸后世的记忆清晰地告诉自己,从东汉末年,到三分归晋,这个人才辈出的年代,真正统一花了接近百年...
曹操一看吕逸神情,就知道他听进去了,只是碍于面子,没有当即承认罢了。
其实吕逸何尝不知,当初戏志才定计,徐福把自己的名声都扔了,跑去忽悠张让,就是为了求个“名正言顺”!
只是他一直没有想到,即便是这一路顺风顺水地打了下来,张角也已经授首。
历史的车轮竟然还是执拗地回到了本来的路线上去。
若不是卢植被治罪这件事终于发生,有那么一刹那吕逸都已经觉得自己成功地改写了历史。
现在看来,还是太天真了。
曹操见此情景,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于是换上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
“这第三点,也是在下最不愿意看到的!”曹操痛心疾首地说道,“不论是吕将军怒而反抗,还是黄巾军就此逃过一劫,最终只会让战火迁延日久,民不聊生!”
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蛾贼反叛这半年多以来,中原大地处处战火,生灵涂炭,生民百不存一,何其惨痛!”
曹操紧紧盯着吕逸的双眼,问道,“难道将军不痛心?难道将军不想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吕逸痛苦地摇摇头,这句话说中了他的心事,“可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师兄和这些为国奋斗的忠臣良将平白蒙受不白之冤,却袖手盘管吧!”
“将军何出此言!”曹操一脸震惊地问道,“难道这情形会比将军揭竿而起更混乱不成?”
“这...”吕逸有些错愕。
“将军若反,此前所有的付出都化为泡影不说,更连累了卢中郎,甚至令师的英名!”曹操诚恳地说道,“这是吕将军愿意看到的?”
“可是...”吕逸第一次被人用话逼到了墙角,他知道该如何辩驳,但他的话和他的道理,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就是大逆不道,他又说不出口。
这种事情只能潜移默化,却无法堂而皇之。
好在他面对的是曹操,而整个时代真正能够超脱的人为数不多,而恰巧曹操就是其中之一。
“吕将军...卢中郎此刻被问罪,是好事不是坏事啊!”曹操义正词严地说道,“以将军的才智,不应该不明白的!”
明白,吕逸怎么可能不明白,可明白是一回事,让自己就这样妥协又是一回事。
更何况,吕逸不用想就知道,自己明白的事和曹操说的事根本不可能是一回事。
果然,曹操看了一眼委顿在地的王振,又看了一眼似乎余怒未消,但已经渐渐归于平静的卢植,又开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