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正式开始案件的调查工作(2 / 2)
于是,所长无奈地叹了口气,开始向赵德详细讲述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
所长说,最初他们接到报案,得知有个孩子失踪了。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这个孩子最后一次出现是正在和大院里的这帮孩子一起捡破烂,但是这孩子脑袋有一些问题所以大家也是不大愿意和他一起玩的,所以对于他的行踪大家也就没有在意,根据当时的线索和目击者的描述,他们认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失踪案。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这个孩子的尸体竟然被发现了。这让警方感到十分震惊和困惑。虽然他们对案件进行了深入调查,但始终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是一起谋杀案。
所长解释道,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绑匪在发现孩子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后,决定撕票。毕竟,绑匪通常会为了钱财或者其他目的而绑架人质,如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会采取极端手段。
至于那些小孩子提到的鲍国防最后死的时候手里拿着的那条小鱼,所长对此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他认为这条小鱼并不一定与案件有着直接的关联,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或者干脆就是孩子们的凭空想象。
毕竟,在那样紧张和恐惧的环境下,孩子们的记忆和描述往往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出现偏差。他们可能会因为过度的惊吓而记错一些关键的细节,或者将一些原本不相干的事情与案件强行联系在一起。所以,对于这条小鱼,所长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它并没有太大的调查价值。
毕竟,关于这条小鱼,这些大人们全都没有亲眼看到过。在整个案件的调查过程中,无论是现场勘查还是后续的证据收集,都没有发现这条小鱼的存在。然而,只有这些小孩子坚持说曾经见到过这样一条小鱼,但大人们却完全没有看到。这种情况使得这条小鱼的真实性变得扑朔迷离,让人难以判断它是否真的与案件有关。
当赵德意识到这一点时,他的眉头微微一皱,但并没有当场指出。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所长详细地讲述这个案子。所长的讲述非常细致,赵德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
等所长讲完后,赵德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清楚了整个案件的情况。然后,他紧接着提出让所长把参与此案的其他警察也找来。赵德认为,多听取一些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这个案件。
赵德坐在房间里,开始仔细翻阅自己刚刚记录下来的一些情况。他逐行逐字地阅读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越发觉得这个案子中值得推敲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所长迅速地召集了派出所里负责调查此案的那几名公安干警。赵德见到他们到来后,立刻将这些人请进房间里,并让他们依次详细讲述案件的侦破过程。
赵德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每个人的叙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他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将这些人的介绍记录在笔记本上,确保每一个要点都被准确地记录下来。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一下午询问,赵德终于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一天就这样悄然过去。夜幕降临,赵德疲惫不堪,但他的思绪却依然萦绕在这个案件上。
派出所为赵德安排了一间宿舍,让他暂时休息。赵德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宿舍,房间虽然简陋,但对于此刻的他来说,已经足够。他感激地接受了这份安排,然后婉拒了所长邀请他一起共进晚餐的好意。
赵德知道自己现在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来整理思路,所以他只是请求所长帮他到食堂打一份晚餐,放在桌上,等他稍后感到饥饿时再去享用。这样既不会给所长添麻烦,也能让自己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思考。
赵德全神贯注地钻研着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直到夜幕深沉,他才意犹未尽地放下手中的资料,缓缓地躺到了床上。
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赵德的脑海中却依然萦绕着那些资料的内容。他紧闭双眼,让思绪在记忆的海洋中穿梭,仔细地回忆着每一个细节,试图从中找到一些被遗漏的线索。
然而,尽管他绞尽脑汁,却始终觉得这些资料似乎还缺少了某些关键的部分。这种感觉就像是拼图中少了几块重要的碎片,使得整个画面都变得模糊不清。
赵德不禁感到有些懊恼,他明明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信息被自己忽略了,可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无奈之下,他只能暂时放下这个谜团,心想也许等睡一觉之后,头脑会更加清醒,到时候说不定就能找到答案了。
一切都只能等到明天白天再做打算了,毕竟现在已经夜深人静,无法进行更多的行动。目前的情况只能暂时维持现状,赵德决定明天先去查看一下那个孩子的尸体,看看是否能从中发现一些线索或异常之处。
在看过孩子的尸体后,赵德计划前往石灰厂的院子里一探究竟。他对这个石灰厂充满了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此吸引这些孩子们呢?为什么他们会对在那里捡拾破烂如此感兴趣呢?这个石灰厂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让这些孩子们不顾危险也要前往呢?
赵德心想,也许只有亲自去探索一番,才能揭开这个谜团。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弄清楚这个石灰厂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竟然能让这些孩子们如此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