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火箭筒的回旋镖,击中了谢威自己(2 / 2)
李瑞抱怨着。
从首都到617厂,虽说有铁路,可时间也不短。
“火车刚好差不多,回来时,伊拉克那边的代表团差不多就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远火团队也回来了……”
远火,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中东那边了。
巴基斯坦因为穷,对远火的需求远不如对各种重炮以及榴弹炮那么强烈。
甚至,谢威都没打算让巴基斯坦帮忙给卖出去。
只要出现在了两伊战争的战场上,客户自不然就来了。
谢威可不想再等几年,等到榜一大哥实在没辙的时候来交党费的时候才把这可以让榜一大哥军队在远程安全操作的大炸逼卖出去。
所以,跟617的合作,是迫切摆在谢威面前的。
只要交战的一方选择了采购更先进的坦克,生产就只能通过617厂来进行。
541基地从一开始建设,就为了生产59改型以及WZ-122坦克而准备的,发动机只能生产580马力的,炮塔准备的是铸造炮塔。
要生产联合研制的坦克,仅仅是生产线升级,就得投入几千万。
这成本,541承受不了。
注定在未来跟生产坦克没关系,谢威也不能去开历史的倒车。
未来半个多世纪,PLA都不会打仗,所以真的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经费去建设541坦克基地生产先进坦克的能力。
当天晚上,谢威就跟着李瑞坐上了前往617厂的火车。
一路上,李瑞对谢威如何说服617众领导很是好奇,可不管他怎么问,谢威都是闭口不提。
甚至连出售火箭炮以及如何跟巴基斯坦展开战机项目的合作都不愿意透露分毫。
搞得李校长一路上心情极度不佳。
“李校长,您咋又来了?我们这边可真抽不出人手支援你们了……”
617厂对李瑞再一次来厂里,表现得很是不欢迎。
厂里高层领导没有一个人来接站不说,只安排了一名外联部的副科长前来接站。
谢威熟悉的617厂外联科长陈荣杰都没出现。
李瑞的身份,可比谢威高了不知道多少。
可见617厂对李校长有多不待见。
“谁说我来要要人了?”
李瑞没好气地看着接自己的外联部副科长,连对方名字都不想知道,“我这可是给你们厂送好处来了!”
“别介啊,我们厂长说了,您这不占咱厂便宜就是我们厂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可不敢让您给送好处……”
谢威有些诧异地看了看态度如此恶劣的副科长。
同时也有些诧异李瑞前阵来617厂“借调”人员,究竟如何跟617厂相关领导部门交涉的。
虽然李瑞还挂着学校校长的职务,但是现在已经是部队国防科委的干部啊。
上次出现的秦卫东也没在接站的行列中。
“看啥看?还不是为了学校!”
见谢威看向自己,李瑞没好气地瞪了谢威一眼,随后也懒得跟迎接自己的副科长废话,直接走向了旁边的212吉普车。
谢威本想打招呼,见对方不待见的模样,不由有些苦涩:要说服617厂的领导,怕是比他预期的更难。
第一天,617厂的任何领导,两人都没见到。
倒是那个黑着脸的副科长一直陪着,谢威估计对方主要是陪李校长。
本来第二天也见不到李瑞的。
奈何,李瑞直接跑到厂长办公室,把刚得到消息准备躲的朱振辉堵在了办公室,随后利用朱厂长办公室的电话,把还在招待所的谢威叫了过来。
谢威到时,朱振辉办公室里的气氛非常压抑。
“喏,人到了,等他说完后,具体要不要合作,由你们决定。如果你们不愿意合作,我想541那边还是乐意的,他们现在正好没任务呢。”
见到谢威来了,李瑞板着脸丢下一句话后,自顾自地喝茶,也不管谢威跟朱振辉他们如何谈。
“朱厂长,您好……”
“那啥,谢威同志,有事赶紧说,我们时间宝贵!”
没等朱振辉开口,唐克先直接就打断了谢威的寒暄,让他说正事。
对方好歹也是级别不低的干部。
啥素质!
跟李校长有仇,也不能迁怒自己吧。
“谢威,你别理会他们,原本69-III坦克的样车已经制造得差不多,马上就要进行各种测试,现在部队要求提升坦克主装甲防御能力,正面装甲防御厚度必须达到630毫米均质钢装甲厚度以上……”
见谢威皱眉,一旁装着喝茶,没打算开口的李瑞一句话道明了617厂领导干部态度如此恶劣的根源!
特么的!
谢威差点爆出粗口。
回旋镖啊回旋镖!
终究还是打到自己身上了。
现在出口的反坦克火箭筒,穿甲厚度是580毫米的理论数值,之前尤利华到学校摸底,专门找了谢威跟翟鑫国等人询问,谢威告诉他,改进后的火箭筒穿甲厚度将会达到620毫米的理论数值。
617厂已经制造好了样车的69-III坦克在即将展开测试的时候被上级要求防御力从480毫米均质钢装甲提升到630毫米,压力多大,可想而知。
谢威能怪别人态度不好么?
“你们也别不服气,搞了这么多年,经费没少花,搞出来的坦克装甲,连个火箭筒都扛不住!部队要真开着这样的坦克上战场,那都是给人当靶子!我们都能搞出穿甲厚度这么强的火箭筒,国外技术比咱们先进那么多,谁知道他们的火箭筒跟反坦克导弹穿甲厚度得多少?”
李瑞的脸上变得严肃起来。
69-III坦克本来就是为装甲部队准备的过渡型坦克,没打算多装备。
可这性能,实在是太差了一些。
“李校长,咱们的底子什么情况,谁都知道,项目眼看就成功了,防御性能指标直接要求提升30%以上……”
唐克先脸色难看地说道。
617厂从58年利用苏联提供的零部件组装第一辆59坦克下线,到59年独立生产,用的时间很短。
可终究,这款坦克在当时就已经落后了。
59式主战坦克是苏联T54的国产版本,这款坦克是在1944年设计的T-44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来,第一辆样车与1946年制成,19年就在哈尔科夫坦克厂投产……
国内生产出来的时候,这款坦克已经完成设计十多年了!
在59坦克生产出来前,国内可没有生产坦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