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鱼米之乡(2 / 2)
“算了,封侯拜相什么的本官也不指望,那京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哪有咱们在这里天高皇帝远,自由自在?咱就想着这堤坝修好了,收成好一些,收的税自然就高一些。嘿嘿,此处不来钱,自有来钱处啊!”
这么一想,周刺史脑子又活泛了。
觉得天也没那么热了。
只要他还在益州这地界上,总能想办法变出钱来的。
河道上。
孙中怀赤脚,卷着袖子刚干完活,被老赵头拉着上来喝水。
“大人,日头烈,快歇歇吧。”
老赵头心疼自己少爷。
少爷是读书人,从小拿笔杆子,什么时候抡过锄头杆子了?
孙中怀晒黑了,不过人也健壮了不少。他优雅地喝了水,手掌搭在额上扫视一圈河道。
水灾过后,百废待兴。
好在百姓们拿了赈灾钱粮,都感念朝廷的好,如今得知要修水利治水,一个个全都自告奋勇,趁着农闲时间全都来帮忙。
“按照这个进度,不出三年益州就能一改往日水患成灾的面貌,成为粮食盛产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想象中的丰收场景。
老赵头憨厚的脸上带着笑,
“大人身体力行,造福百姓。老大人听了一定很高兴。”
孙中怀含笑点点头。
裴夫人说得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治国平天下,首先要走出来才对!
他若是坐在朝堂上,又如何知道天下百姓之艰苦?又如何知道
这个时候,他甚至有些感谢太后。
若不是太后的话,让他下了最后的决心。只怕他这辈子都会被困在那方寸之间,终日内心惆怅不安,无法见识这真正的广阔天地,无法用双手真正造福这黎民百姓。
“走,回去写折子。把这里的事情都告诉皇上,让他也跟着高兴高兴。”
益州,一切都在孙中怀的掌控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另一边,李稷猜到裴彦的用意后,没有一路追踪,干脆带着人直奔益州。
风雨兼程赶到益州,刚好和孙中怀汇合。
“殿下?您不是在临安负责赈灾么?怎么突然来益州了?”
孙中怀诧异问道,并连忙接待。
李稷长话短说,把裴彦在临安犯下的破事说了,又把自己的推测讲了。
“先生,我怀疑他直奔益州来了。先生可曾见过他?”
“没有。”
孙中怀连忙道,
“别急,益州如今一切顺利,灾情早已得到了控制,就算裴彦来了也翻不起浪来。至于谢小公爷,他一向机敏,一定会没事的。”
说着,立马派人去把周刺史找来。
“周刺史,这是裴彦和谢小公爷的画像,请师爷誊抄下发,展开地毯式搜索,务必找到他们两个。”
“是,是。”
周刺史连连应下。
心中却道,这益州是什么风水宝地,怎么这逃犯一个个都上赶着往他这里逃?
前面有康王,如今又来一个没落的侯府世子爷?
这是给他脸了!
就在益州布下天罗地网,等着捉拿裴彦的时候,裴彦带着谢安日夜兼程来到了益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