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自立·转折(2 / 2)
可能,这就是张士诚超乎常人的一个表现?他有他自己独有的速度?
不少人脑中漫无边际地想着。
但是张士诚这个速度确实是太快了,这才刚刚有多少地盘,竟然就直接自立称帝,哦不是,称王了?
“啊,话说回来,他都自立了,为什么还是称王而不是称帝?年号国号都已经搞出来了,这和称帝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还是一个‘周王’?”更多的人对张士诚的这个做法非常不理解。
就像他们所说大的那样,张士诚已经自己定了年号、国号,这在实质上就是相当于称帝了——可他给自己的名头还是一个周王。
为什么?这没道理啊!
“可能,他是想要等到自己的地盘再大一点再给自己一个帝号?”有人推测,“咱不都觉得,他现在的地盘还不算大,自立有点早么,说不定他也有这种考虑呢。”
反正他们不是张士诚本人,也不是任何起义军首领,张士诚本人的想法他们不可能把准,而起义军首领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也只能全靠猜测。
“不过,高邮这个地方确实不错,”有人点评起来,他虽然没有去过高邮,但是他可是好好研究了一番舆图来着!
“这地方,交通发达,联通南北,有水路有陆路,水陆联结,舟车相会,实乃交通核心!而且,这地儿好地也不少,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
“所以,张士诚才会选择自立?因为他占领了个好地方?”有人的思路直接又拐回了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张士诚选择自立,想来有信心,那这个信心是不是就和高邮这个地方的大优势有关?
【面对这种情况,元朝朝廷加强了镇压的力度,毕竟,张士诚所控制的地区位于南北交通要道的高邮——命脉被人控制,绝不可能忍耐下去。】
【但是,日后元朝朝廷的高邮一战,却变成了元末农民起义局势的关键转折。】
【自此之后,起义军从被动状态又转为了主动状态,起义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全新的高潮。】
【——没错,在此之前,虽然天下响应起义者无数,但是整体上起义军所处的局势却并不太好。】
李世民先是有些惊讶,随后一想也就明白了。
早先确实起义浪潮如火如荼,轰轰烈烈,但是人数虽多却不等于占尽上风——就像是隋末的大起义一样,虽然起义的人数很多,起义的地方也很多,但是隋朝在早期还是可以相对控制住局势,维持住自身的统治的。
这就是朝廷天然具有的一定优势。
同样的道理,放在元朝末年也是一样的。虽然起义的人数众多、地方广泛,可是元朝朝廷一来作为朝廷天然具有一定优势,二来在地方上也有不少支持元朝统治的人主动镇压起义军。
所以,在前期,虽然起义浪潮不断,但是却不能说是处于上风。
甚至——李世民推测,说不定有部分起义军还会直接落入下风,乃至于被元朝直接镇压下去。
作为朝廷,元朝到底目前还是能够调动大量的资源的。
而想要完成这样的转折,让朝廷从占据上风变得落入下风,需要一场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