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海防·张士诚(1 / 2)
不过,还有皇帝从中看到了另一个问题。
李世民默默地记下了其中的关键:“日后的海防问题,如此紧要?是海上出了什么不得了的敌人?”
朱元璋能够忍让方国珍这么一个反复横跳的家伙,虽然确实是和方国珍的身份不同有关——明朝能够找得着的海防人才、可以直接使用的海防士卒等等,都曾经是方国珍的部下、或者至少和方国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朱元璋需要海防!
他需要海防的人手!他需要建设海防!他非常非常重视海防,非常非常需要海防!
为了海防,宁可使用这样一大群原本并不属于自己旧部的人手,宁可忍受方国珍这么一个反复横跳的家伙……
海防,海防,一切都是因为明朝对海防的需求。
如果在朱元璋看来,海防有那么几分重要,但也没有这般的重要和急迫,那么他其实也没有必要如此大规模任用方国珍的旧部、忍受方国珍的存在——整个明朝,难道找不出来一两个能够在海防上有点认知和能力的人?
只要有那么一两个,那就可以开始培养明朝自己的海防队伍,虽然这需要不短的时间,期间可能遭遇一些挫折和岔路……
但只要对海防的需求不那么迫切,这个做法就是可行的。
可是朱元璋选择了忍受方国珍的存在,并且大批量起用和方国珍有关系的人……
这只能说明,明朝在这个时候,海防方面的问题已经急迫到了何等地步。
——但是,明朝的海防问题,到底是从何而来?
是原本元末时期一片混乱的遗留问题,还是说,在海外,出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且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的家伙?
【而另一支起义军势力,就是被方国珍镇压的张士诚。】
【张士诚起义的时间比较晚,大部分红巾军起义的时间都是在至正十一年以及至正十二年年初,方国珍时间更早,但是张士诚的起义时间则是在至正十三年。】
【张士诚此人,生于泰州白驹场,也就是如今江苏盐城市的白驹镇一带,他是家中长子,还有三个弟弟。当然,作为普通百姓,张士诚也有一个原本的符合习惯的名字,叫做“张九四”。】
【张家有个特点,他们不是普通的农耕为生的百姓,而是亭户——也就是盐户的一种,专门从事制造官盐,之所以叫做亭户,是因为煮盐的地方叫做亭场。】
【作为盐户,张家非常穷困。】
【而在元朝末年,朝廷为了支撑自身的全面腐败、同时填补不断扩大的财政开销和军费支出,选择不断地增发盐引、提高盐价,当然,虽然盐价提高了,可是作为制盐的盐户,大家的生活却根本没有半点改善,甚至反而更加穷困起来。】
“盐户太苦了……”虽然不是盐户,但有些人也见过盐户,那真是比黄连还苦。
这不是说他的生活就有多好过,但是每每想起他曾经见识过的一些盐户的日子,他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其实也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