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西征情报(2 / 2)
当地军队的战斗力如何?武器如何?铠甲情况如何?马匹情况如何?习惯使用什么样的战术、阵型?当地的征兵条件、军队内部组织又是什么情况?如果战败,他们是更愿意死战不退,还是可以投降?……
当地百姓的情况如何?有什么习惯,有什么文化,有什么特点?如果大唐统治他们,他们愿不愿意接受?大唐统治他们的成本有多高?
……
如今,这样一个元朝西征的画面展示出来,伴随展示的还有西征的路线、当地的大体的地理外观,城池外观,军队外观,以及简略的元朝军队和对方军队交战的场景,加上一些当地生活的画面……
对于如今还真没有太多对这方面的确切资料的大唐来说,确实非常具有价值。
有了这些资料,即便因为这些情况是后世而非当今,不能直接完全套用,但是很多地方也足以弥补空白——至少,大部分山川地貌等等,不会发生太过剧烈的变动。
城池、百姓、军队的情况可能变化,但理论上应该是比画面中的情况要差,毕竟未来总还是要比现在的水平高一点不是?
所以,大唐即便现在不打算远征,但有了这些资料,也足够大唐省下许多功夫,甚至足以在大唐开始远征的时候为大唐提供不小的帮助了。
多好!
以及,别的不说,蒙古人这个西征的风格,确实和他们骑兵很多有关……大唐也有骑兵,有马匹,实在不行的时候还可以借鉴借鉴蒙古人远征的方式。
再有,除了用于战争外,即便是用在和这些地方的人打交道方面,也有奇效。
总之,这些资料那叫一个用处多多。
李世民一时间心情大好。
至于说蒙古人对这些辽阔疆域的治理方式……李世民不太认同,因为蒙古人是直接裂土分疆了,把打下来的新的地盘分给了个人,这和中原王朝这么多年以来一贯的统一的想法完全冲突。
虽然理论上,这些汗国还是尊奉蒙古的这个大汗,尊奉中央,但到底和一统不一样。
但是,如果真的有了这么大的疆域,而又想不到其他的合适的可以把这些疆域如中原大地那样正常治理的方法的话……分封,也确实是唯一的方法。
这一点先记下来,等到大唐有这么一天之后再说。
想到这里,李世民才有心情继续往下看。
哦~分裂了啊……不奇怪,太正常了,太正常了,有这么一个汗位放在那里,没人争斗才不正常,何况蒙古这个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完整的继承规矩的情况。
加上疆域确实太过辽阔,分裂就是很容易出现,像是大唐的那见鬼的节度使……大唐当时的情况,节度使权力扩大,也是很容易出现的结果。
哦~一个愿意一定程度上搞汉化的皇帝,那怪不得,怪不得。
特别是在蒙古这么一个先前看起来和汉化半文钱关系都没有的地方,突然来一下汉化,一来影响旧贵族们的巨大利益,二来,大家也确实不容易接受。
当年北魏已经潜移默化汉化了多久,可后来真的要大规模汉化的时候,遭受到的阻力和绝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