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人帝大禹(1 / 2)
弱水向天蓬元帅询问道:
“天蓬,此战过后,我还会……还会回到天河吗?”
弱水的声音轻柔婉转,却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惆怅。
“这……”
天蓬元帅微微一怔,他从未想过弱水之灵会在这战事胶着、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弱水之灵竟会问出这般问题。
天蓬元帅眉头紧皱,略一思索后开口道:
“这是自然,弱水,待此战事了,你自可安然回到天河,于那熟悉之处安歇。”
在他心中,弱水本就是天河孕育而生之物,战后回归天河,本就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之事。
他怎会想到,弱水心中竟藏着别样的心思。
谁料,弱水闻言,美眸中瞬间燃起怒火,她柳眉倒竖,怒斥道:
“三十三天的天河水之中,毫无生机,死寂沉沉,连一丝鲜活的气息都不曾有,那种滋味,你可曾知晓?”
“我被禁锢在这天河之中亿万年,每日面对的只有无尽的黑暗与冰冷,受够了天河那永无止境的孤独和寂寞了!”
“我再也不想回三十三天去了,我要离开天河,去人间探索这种奇妙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弱水的声音中,满是决绝与渴望。
天蓬元帅望着眼前情绪激动、几近癫狂的弱水之灵,心中满是愕然。
他万万没有想到,弱水对天河的怨念竟如此之深,更未曾料到,她对人间竟有着如此强烈的渴望。
“弱水,你可知人间并非你想的那般简单。那里有善恶,有纷争,你若贸然前往,沾惹了人间的污秽和欲望,恐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天蓬元帅心急如焚,试图劝阻弱水。
弱水之灵却冷笑一声,满是嘲讽与不屑道:
“那又如何?总比在这冰冷如狱的天河中永远孤独要好。”
“我受够了这被禁锢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度日如年。今日,我定要离开,谁也阻拦不了我!”
弱水心中清楚,此时天蓬元帅正与反天大军激烈交战,自顾不暇,正是她离开天河的绝佳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她岂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弱水三千,分水之术!”
她心念一动,周身紫色光芒闪烁,竟施展神通,兵分数路,化成了数股水流,如数条灵动的银蛇,从不同方向迅速逃窜而去。
“弱水!”
“你快回来!”
天蓬元帅见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大惊失色地呼喊道。
他心中清楚,天河弱水乃是天河水军的最大依仗,失去了弱水,天河水军便如无根之萍,失去了立足之本。
到时候,一来,眼下火海之中的天河水军兵败如山倒,四万天河水军恐将性命不保。
天庭三十三天的天河弱水防线也将随之崩溃。
二来,他私自放弱水下界,这可是犯下天条的大罪。
一旦事发,他必将数罪并罚,后果不堪设想。
可弱水难得觅得此千载难逢之良机,又怎会再搭理天蓬元帅的呼喊。
她一心只想逃离这禁锢她亿万年的天河,去追寻那未知而又充满诱惑的人间世界。
弱水兵分数路,径直朝着下界飞奔而去。
与此同时。
而东华帝君的反天大军之中,东方朔暗中在不断布置。
瀛洲九老分列九宫方位,手中宝剑闪烁着奇异光芒,剑阵覆盖千里战场,引动三岛之地的灵气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不断助长东风之势和纯阳烈焰之势。
“吼!吼!吼!”
此时,东风愈吹愈猛,如同一头愤怒的巨兽在天地间咆哮。
火势也随着东风愈发猛烈起来。
三千火鸦在战场上肆虐,它们如同一颗颗燃烧的流星,带着炽热的温度和毁灭的力量,口吐烈火,所到之处,瞬间化作一片火海。
天河水军的连环战船燃起了熊熊大火,火舌如一条条狰狞的火龙,舔舐着战船的每一寸地方,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
战船上的天河水军们惊慌失措,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逃窜。
惨叫和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许多战船被烧得千疮百孔,纷纷断裂、沉没,天河水军损失惨重,士兵们纷纷跳入水中,试图逃离这恐怖的火海。
这一场东风,一把大火,彻底葬送了天河水军。
天河水军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正是:
“东风吹破天蓬梦,火烧天河四万军。”
……
此反天大军和天庭大军的初战。
天蓬元帅,败。
四万天河水军,几乎全军覆没。
凌霄宝殿的护城河,三十三天的弱水防线之弱水,逃往下界。
弱水一水化万水,所过之处,水气弥漫,洪水滚滚。
……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此乃西游世界开篇所绘之宏大背景。
西游世界之中,自是有“三皇五帝”的存在。
那五帝之中,有一帝,名曰“大禹”。
昔日,大禹继承父亲鲧的遗志,与天庭、龙族结盟,借四海之力疏导江河,于波涛汹涌间,疏浚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凿通龙门山、伊阙等重重险阻,使洪水归流入海,拯救万民于水患。
孙悟空的兵器“如意金箍棒”,又名“定海神珍铁”。
此“定海神珍铁”的用途,便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
除“大禹治水”这一不朽功绩之外,大禹还铸就九鼎,以定天下九州,鼎身铭刻洪荒凶兽与山川符咒,集人族气运于一体。
九鼎象征着九州,稳稳地镇着人族之气运,是为“九州鼎”,护佑着人族的繁荣昌盛。
……
伏羲创八卦、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大禹治水……三皇五帝各有功绩,也各有所长。
那到了西游时代,人族的三皇五帝去哪里了?
……
正如《西游记》开篇所勾勒的宏大世界观:初始之际,天地混沌未分,仿若一个巨大的混沌之茧,阴阳未判,清浊交融,万物皆藏于那无尽的幽暗与朦胧之中,静待着破茧而出的契机。
而后,盘古大神以开天辟地之伟力,挥动巨斧,猛然劈向那混沌之茧,是为:“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再随后,这西游世界: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
“天地,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
这西游世界中,其实除了“天道”,还有“地道”和“人道”,是为“天地人三才”。
《周易》有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便是此道理。
在天地初开之时,这天地人三才之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演绎着世间的兴衰荣辱、生死轮回。
“天道无常”,天道主宰着天象之变幻、四季之轮回。
天道以其无上的威严,俯瞰着世间的万事万物,制定着宇宙运行的规则。
“地载万物”,地道孕育着万物之生长,以其广袤的胸怀,孕育着万物之生长。
“人道煌煌”,人道则蕴含着生灵的智慧、情感与文明。
万物生灵以其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在这片天地上建立起辉煌的文明,创造出无数的奇迹。
然则,正如《西游记》中开篇所言:
“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封神已毕,到了如今西游的时代,万物皆需顺承于天。
在天地人三才之道之中,天道展现出绝对的强势。
天道以无上之威压,压制并不断削弱地道与人道的发展。
天道以“大势不可改”的铁律,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限制着其他两道的自由伸展。
在这强势天道的压迫之下,地道逐渐残缺不全。
而人道则依附于天道,失去了往日的独立与自主。
故此,人,难胜天。
人道,其实是人间道,代表个人命数。
个人命数,敌不过天道大势。
是因为,当今时代,人道依附于天道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