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朱墙月冷(1 / 2)
细雨如丝如缕,悄然沾湿了苏府门前的青石板。
檐角悬挂的铜铃在穿堂风里轻晃,发出细碎空灵的声响,恍若远处传来的编钟余韵。
陈浮生立在朱漆大门前,玄色锦袍的下摆被风掀起一角,他抬手拂去衣摆上的雨珠,目光落在斑驳的铜钉上,那些被岁月磨得发亮的铜钉,每一颗都像凝固的琥珀。
恍惚间,十年前的场景如画卷般在眼前铺展。那时的先帝正当盛年,龙袍上的金线蟠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弯腰抱起扎着双丫髻的李璟仪,笑声爽朗:
"仪儿,你母狗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
怀中的女童怯生生的躲在父皇身后,只露出半张小脸,乌溜溜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年轻书生。
那时的陈浮生不过弱冠之年,却已被被授予侍郎之衔,在这苏府初见公主,便记住了那双灵动的眼睛。
门内走出的少女身着月白襦裙,腰间坠着先帝亲赐的双鱼玉佩,珠翠随着步伐轻摇,叮当作响。
李璟仪望着眼前这个记忆里总在书房挥毫泼墨的陈先生,却惊觉岁月早已在他眼角刻下深深的纹路,唯有那双眼睛依旧明亮如昔,盛满洞悉世事的柔光。
两人移步花厅,侍女们轻手轻脚地摆上青瓷茶盏,碧螺春在沸水冲击下舒展蜷曲的叶片,袅袅茶香与窗外潮湿的泥土气息交织缠绕。
陈浮生望着对面的李璟仪,她眉眼间与先帝七分相似的轮廓,让他心中翻涌起万千感慨。
曾经那个追着纸鸢在御花园奔跑的小女孩,如今却端坐在雕花檀木椅上,脊背挺得笔直,端庄得体得近乎刻板,唯有眼底偶尔闪过的寂寥,泄露了她真实的情绪。
"殿下,臣斗胆问一句,日子过得好吗?
"
陈浮生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哽咽,
"这不仅仅是臣一人想问,更是先帝所有学生想要问的。
"
话音落下,花厅陷入一片寂静,唯有檐角铜铃仍在自顾自地轻响。
李璟仪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收紧,杯壁传来的暖意却无法驱散她心底的寒意。
自父皇龙御归天,这样真挚的关怀,她已经太久未曾听过。
朝堂上下,人人都知道她是大唐最尊贵的明珠,是先帝遗泽庇佑的公主,却无人在意那些华服下被勒出血痕的肌肤,无人听见深夜里她对着铜镜无声的叹息。
即便如今大唐西征,国库空虚,皇帝叔叔仍要耗费千金为她操办成人礼。
"陈先生,我过的很好。
"
李璟仪垂眸,声音轻得像飘落在地的花瓣。这话连她自已都觉得荒谬,可除此之外,她还能如何作答?
难道要对着先帝的学生,哭诉那些无人倾诉的孤独?
陈浮生凝视着她强装镇定的面容,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能穿透层层伪装,看见少女心底的伤痕。
他想起先帝在南京紧抓着他的手,气息微弱却字字沉重:
"仪儿….就托付给你们了...
"如今看着老师之女,他只觉喉间发紧。
沉默良久,他终于开口:
"殿下,当年老师曾在南京为公主殿下准备了一套小宅子。
"说到
"老师
"二字,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温柔起来,
"
那宅子临水而建,就在张指挥家前面。
老师后来常去小住,还特意将那片区域划给有功之臣,说要与大家比邻而居...
"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带着难以掩饰的遗憾:
"本来,老师是想在那里颐养天年的,可惜...
"
余音消散在茶香里,李璟仪心中猛地一动。
南京,那个总在父皇口中出现的南方城市,有着桨声灯影的秦淮河,有着书声琅琅的夫子庙,有着不同于长安的烟火人间。
她曾无数次在舆图上描摹那个地名,幻想自已能漫步在青石小巷。
可很快,她摇了摇头:
"陈先生,我苏府的管家,如今已经七十了。
"
提起苏伯,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