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1章 之后我教你怎么撒籽(2 / 2)
晚饭的时候,屋里香气扑鼻。馄饨一个个裹得圆鼓鼓,汤底用老母鸡炖了两个钟头,汤色奶白,入口鲜美。赵爱民夹起一个馄饨,吹了吹,放进嘴里时,忽然停了一下。
“这味儿……”他喃喃道,“有点像我小时候吃的。”
小林喝着汤,笑着说:“我媳妇常说我调馅有一手,关键是心细。”
老母亲吃得慢,却脸上有光。赵爱民看了看她,忽然想到,如果日子能一直这么过下去,有事做,有饭吃,有人在院里说说笑笑,也挺好。
饭后,赵爱民坐在院中那张藤椅上,老母亲在一旁打着毛线,小林靠在门框上抽着烟。夜色悄然沉下,月亮挂在瓦檐边,一片银光洒落。
“赵哥,你说咱这些菜种出来了,要是别人来要怎么办?”小林忽然问。
“那得看谁。”赵爱民淡淡地答,“讲情分的,就分一把;拣便宜的,那就别理他。”
他语气平静,眼中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坚定。
此刻他已不是那个在市场前皱眉算账的老男人,而是一个守着自家一寸地、一口锅、一屋人的当家人。他知道,真正的改变不是来自对世界的抱怨,而是一次次踏实的动手、一次次劳作过后的满脸汗水。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清晨的风从瓦缝中钻进来,带着丝丝凉意。赵爱民像往常一样早早起身,蹑手蹑脚地下床,怕吵着里屋还在睡的母亲。他披着旧夹克,踩上布拖鞋,一步步走向院子。
露水尚未蒸发,洒在砖缝间的青苔上,一片湿润。赵爱民蹲下身,仔细察看昨日才松过土的苗床。空心菜已经微微露出了芽头,细细的,嫩绿的,像初生的小指头,颤颤地从泥土中探出身来。
他低声自言:“还真发出来了。”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
西墙下,那一排香葱也已经起势,短短两天,已能看见细如牛毛的绿色线条。赵爱民小心地扒开泥土边缘,确认湿度还够,才站起身,拍了拍膝盖的尘土。
小林打着哈欠走了出来,头发翘成一簇鸡冠似的:“赵哥,这空心菜真发了?”
“嗯,今早看着就冒芽了。”赵爱民扭头看他,“你那阳台上的怎么样?”
“我昨晚特地放在靠东那边,今天一早就看见几颗芽,不过葱还慢着点。”小林揉了揉眼,“你说咱这地儿能养出黄瓜来吗?”
“黄瓜怕涝,得搭架,通风要好,苗壮才能结瓜。”赵爱民一边说,一边指向墙根处,“那边我量过,能撑个竹架。等苗一上来,移过去就行。”
他声音平和,眼神却亮得惊人。
早餐照旧是稀饭配咸菜,赵爱民特地把前两天腌的萝卜干翻了出来,加了点白芝麻和辣油拌在一起,香气扑鼻。小林夹了一口,连连点头:“这玩意儿要是拿出去卖,保准比外头那些什么五香花生米都抢手。”